长三角一体化地质专题数据库
长三角一体化地质专题介绍:
紧密围绕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结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的地质调查、监测成果进行了全面集成和系统分析,深化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本底,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和面临的突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综合研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地质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地质专题包括基础性地质调查、综合性评价、应用性服务、专题研究等地质信息产品。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介绍: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属于国家一类事业单位,现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是集地质调查、科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在国内,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任务;承担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及台湾等六省一市)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承担华东地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资料信息的接收、保管和服务工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地质调查成果,为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提供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基础保障,为社会公众提供地学信息服务。在国外,主要承担拉丁美洲-大洋洲国家间地学合作项目,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资企业“走出去”。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自然资源专题图集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总体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徐淮、江淮、苏北、苏锡常、杭嘉湖、上海、宁波-绍兴、温岭-黄岩、温州-瑞安主要为平原,海拔一般3-25米;安庆-镇江沿江为平原丘陵区,海拔一般10-60米;皖西、皖南、浙西北、浙中、浙西南为丘陵山地,海拔一般200-1800米。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区域最高峰。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地热资源丰富,水热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储量8.67x
1017千焦,折合标准煤3.11x1010吨,主要分布在江苏南京、扬州、如东、东海,浙江嘉兴、慈溪和安徽大别山、巢湖等地。建议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和浅层地热能优势,建立地热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进一步打造南京汤山等地“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温泉之乡”、
“温泉之城”等地热品牌,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压力,服务与生态城市建设。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50余种(含亚种),矿产地2000余处,拥有庐纵、马芜、霍邱、沙坪沟、休宁县-歙县5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巨型“斑岩型”钼矿累计查明钼金属量233.8万吨,单矿体居全国第一,储量规模居全国第二。叶蜡石、水泥用石灰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建议提升矿业开发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推进矿集区地质环境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岩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苏金坛、淮安、赵集、丰县及安徽定运等地。拥有储量大于100亿吨的江苏淮安、金坛、赵集等大中型岩盐矿。评价表明,区内大部分地下盐穴可以作为石油储存,考虑储气库的封闭性及安全性,江苏金坛、淮安、赵集、丰县等地盐穴适宜储存天然气。由于岩盐开采(或溶腔)形成的盐穴空间资源巨大,十分有利于打造国家地下盐穴战略储油储气库基地建设。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滩涂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可分为3类:Ⅰ类分布在平均高潮线以上,面积为460平方千米;
Ⅱ类分布在海岸线至最大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滩涂区,最大低潮时普遍出露,面积为3024平方千米; Ⅲ类分布在低潮线以外至5米水深浅海海域,不能自然出露,面积为2080平方千米。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沿长江岸线划分为生态岸线、生产岸线、生活岸线三种类型。其中,生产岸线长度701.1km,占比24.5%;生活岸线长度226.1km,占比7.9%;生态岸线长度1937.7
km,占比67.6%。生产岸线是为货物提供仓储、中转、运输等服务和为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场地的岸线,发挥生产主导功能;生活岸线是为满足临江城镇居民居住和休闲娱乐而提供的岸线,发挥生活和景观休闲主导功能;生态岸线指为保护生态、保障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而划定的岸线,发挥生态环境主导功能。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林地面积12.0万平方千米,占区域总面积的33.54%,以有林地为主。从各省(市)分布来看,浙江省分布最广,林地面积达6.68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浙南、浙中、浙西北、浙东南的丘陵山地区;安徽省次之,林地面积4.95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皖南、皖西的丘陵山地区;江苏省林地面积3337.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宁镇、徐淮、连云港、宜溧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上海市林地面积仅为417.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崇明区和金山区。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草地面积1666.3平方千米,仅占区域总面积的0.47%,以人工草地和其他草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安徽淮北、蚌埠、滁州、宣城,江苏淮安、南京、徐州,浙江丽水、金华、舟山,上海嘉定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保护的推进,区域草地面积不断呈现增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现状湿地划分五类:湖泊湿地、河流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湖泊湿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巢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河流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东部沿海;人工湿地包括重要水库及库区;沼泽湿地零星分布。湿地修复与保护区建议:根据现有湿地区平均水位和洪水期最高洪水位,修复至1970年代湿地范围,建议以太湖、洪泽湖、巢湖等湖泊为重点进行湿地修复,修复面积由现有的4673.1平方千米,修复至4877.2平方千米,增幅4.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主要包含4类保护区:一类是优质耕地保护区,指涵盖长三角平原、苏北平原、淮北平原、金衢盆地等地区;二类是重要生态功能区,主要指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区(丽水市),淮河、洪泽湖湿地等地区,以及安徽黄山、霍山-石台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是水资源安全保护区,主要包括长江干流及其沿岸主要支流和湖泊;四类是人居生态环境保护区,主要指长三角城市群,该地区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社会经济比较发达,人居生态环境承受较大压力,需要予以重点保护。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堆存矿业废石超过13.9亿吨,占长江经济带废石堆存总量的11.03%。以铁、硫铁、铜、金、铅锌、煤炭废石为主,其中,铁、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含硫废石存量占总量的79.23%,煤矿工业废石2.89亿吨,占堆存总量的20.76%。金属矿山废石会在自然降水条件下淋滤产生矿山酸性废水和重金属污染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煤炭工业废石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压占、地表景观破坏、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随着综合利用程度不断提升,出现累计废石逐年减少的趋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尾矿堆存量5.25亿吨,以铁、硫铁、铜、金、铅锌、煤矸石为主。金属矿含硫尾矿存量超过2.34亿吨,占总量的44.95%,煤矿工业尾矿总量2.89亿吨,占堆存总量的55.05%。区内年产生尾矿0.55亿吨,其中,金属矿尾矿年增加0.33亿吨,煤矸石年增加0.22亿吨。尾矿年综合利用0.23亿吨,尾矿堆存量年增加0.32亿吨。尾矿分布广泛且矿种复杂,建议在全区广泛开展尾矿调查评价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淮南、淮北-徐州、铜陵-马鞍山、南京-镇江、衢州-金华等地区。淮南、淮北-徐州一带主要是煤矿开采区,铜陵-芜湖地区主要是铜矿和铁矿开采区,这些区域矿山开采造成环境破坏,是区域矿山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破坏严重、废水废渣污染严重,引发地面塌陷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堆积地貌按沉积物成因类型划分为5类,分别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海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和泻湖湖沼平原,主要分布于皖北、江淮、苏北、苏锡常、杭嘉湖及江浙沿海地区。侵蚀与剥蚀堆积地貌由堆积阶地和山前冲洪积平原组成,主要分布于江苏宁镇丘岗、江苏沂沭地区和浙江金衢盆地。构造侵蚀地貌由低山丘陵和中山组成,主要分布于安庆-镇江沿江、皖西、皖南、浙西北、浙中和浙中南。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基岩岩层主要出露在西南部丘陵山地区、第四系沉积物广泛分布于平原区。基岩岩层发育齐全,由老到新依次为古元古界长城系、青白口系、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古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岩浆岩以中酸性岩和酸性岩类为主,主要是中生代岩浆活动产物;第四系沉积物主要为陆相碎屑沉积夹海相碎屑沉积,第四纪一般厚50-300米。断裂构造主要有郯庐断裂、古镇-怀远断裂、茅山断裂、南京-湖熟断裂、江山-绍兴断裂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内地下水类型较全,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浆岩类裂隙水、变质岩类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5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是本地区最主要的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平原、沿海平原和皖北平原的第四系含水层中,富水性以中等-极强为主。碳酸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沿江、徐淮、金衢盆地等地,富水性中等-强。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层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皖南、皖西、浙西北、浙中南等地,富水性弱-中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内活动断裂主要有郯庐断裂、固镇-怀远断裂、茅山断裂、溧阳南渡-板桥断裂、无锡-宿迁断裂、南京-湖熟断裂、栟茶河断裂带、温州-镇海断裂、奉化-丽水断裂带等。地震活动较频繁,郯庐断裂带北段、茅山断裂和南京-湖熟断裂带周边地震较为发育,震级普遍不高,浙江、上海等地地震相对频度低、震级小。自公元294年以来,境内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66次,其中6.0~6.9级地震5次;5.0~5.9级地震23次;4.0~4.9级地震38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的区域面积约32300平方千米。其中,江苏省苏锡常、浙江省杭嘉湖及上海市累积沉降量超200毫米范围超过10000平方千米,并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江苏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平原区累积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面积约10000平方千米;皖西北阜阳市、亳州市及宿州市砀山县中心城区及周边累积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面积约12300平方千米。地裂缝主要分布在无锡-常州之间区域。建议合理调控地下水开采,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内有岩溶塌陷42处,均为土层塌陷。除上海外,各省市均有发育,其中,以安徽最为发育。以矿山疏干排水、地下水开采、交通工程施工为代表的人类工程活动是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统计显示,高危险区面积约5111.2平方千米,中危险区面积约6134.6平方千米,低危险区面积约32858.5平方千米,高、中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安徽淮北-宿州、淮南、滁州、无为-和县、铜陵-芜湖,江苏徐州、南京-湖州一线,浙江衢州-金华一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前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7247.6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浙东南温州、绍兴、金华、台州、丽水及浙西北杭州、衢州等地,安徽省西部低丘区、南部低山丘陵区,江苏省徐州市区及北部、连云港东南部。地面沉降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阜阳市区及周边、亳州市,上海市区及崇明县,江苏省盐城、南通东部、常州、无锡地区,浙江省嘉兴市北部和东部、宁波市区、台州市东部平原及温州市东部等地。
示范区位于太湖流域东部的水网平原区,湖荡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错,湿地资源丰富。区域内湖泊湿地面积约307.9平方干米,占总面积的12.8%,包括淀山湖、元荡、北麻漾等。河流湿地面积约95.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于太浦河、京杭运河等主干河流沿岸。
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现已登录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多达7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个,上海市风貌特色镇3个,这些名镇均保有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区)或风貌区。历史文化名村及风貌特色村24个,其中有2个控制性保护古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区内有5A级景区2处(西塘古镇景区、同里古镇景区)、4A级景区9处。
示范区内发现有近20处古文化遗址,时间跨度大,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古文化遗址,这些古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吴江西部和青浦的东北部。吴江西部临近太湖的区域为太湖“溇港圩田”文化遗址的东部组成部分,“溇港圩田”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成熟于明清时期,部分溇港系统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示范区内土壤养分总体较丰富,养分丰富、较丰富土壤分布面积1639.1平方千米,占比67.9%;养分中等土壤面积635.0平方千米,占比26.3%;养分缺乏、较缺乏土壤分布面积较少,占比仅为5.8%,主要分布在吴江城区、太湖新城及环淀山湖周边地区。
示范区内土壤酸碱度总体以酸性为主,酸性、强酸性土壤分布面积1694.7平方千米,占比70.2%,在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成片分布;中性土壤分布面积571.5平方千米,占比23.7%,主要分布在青浦区及吴江、嘉善城市周边;碱性土壤零星分布。
采用2017年全年约30期SAR雷达遥感数据,基于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SBAS),对示范区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地面沉降较为严重,超过30mm/a,
局部地区接近50mm/a。盛泽镇位于吴江区的南端,是吴江区的主要工业重镇,也是我国少有的经济高度繁荣乡镇,被誉为“中国丝绸第一镇”。盛泽镇及周边区域纺织和印染业发达,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导致该区域出现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资源访问方式
如需申请数据可访问本中心(http://geodata.nnu.edu.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85199997002713&docid=0)查看数据资源概况。
如需申请该数据资源,可通过点击数据标题跳转地质云网站(https://geocloud.cgs.gov.cn)登录下载!
如有其它数据需求可联系本中心邮箱咨询:[email protected]。